主播臉都不要了,自虐式直播帶貨,令人觸目驚心
能吃互聯(lián)網這碗飯的人都不簡單。
1.百萬粉絲博主被指“自虐式”帶貨
拼命往臉上倒水,以至于五官扭曲。爛著臉還暴力卸妝,把皮膚搓得一片通紅……
在各大直播間瀏覽時,你是否曾經見到過這樣的場面?
近日,有網友表示,自己不小心點進去了網紅博主大嘴妹的直播間,卻看見她拼命倒水在自己臉上,就為了證明粉底液防水,用這種“自虐”的方式,實在讓人一言難盡。

圖源:大嘴妹直播間截圖
據(jù)了解,大嘴妹曾因為在T97咖啡直播間魔性喊麥“咖啡你沖不沖”而爆火,甚至一度被 T97 咖啡的品牌創(chuàng)始人視作下一個本地生活領域的“李佳琦”。
隨著熱度散去,大嘴妹逐漸轉戰(zhàn)美妝賽道,并且經常在視頻和直播間上演暴力卸妝。
往往,她上半張臉是無瑕的奶油肌,下半張臉卻是泛紅的瑕疵皮,和以往的精致形象大不相同。

圖源:大嘴妹直播間截圖
妝后在臉上噴水、倒水,甚至直接一邊淋水一邊上妝,以此來證明產品防水防脫的能力,更是她常見的展示手段。

圖源:大嘴妹抖音號
當觀眾注意到她臉上破損的痘痘和創(chuàng)口時,大嘴妹還會一邊卸妝一邊強調,“我臉上都是傷口我都在用(這個底妝)?!?/span>
此情此景,只能說,她太“豁得出去”了。
而這種“豁得出去”的行為,也為她換來了肉眼可見的流量和財富。今年才20多歲的大嘴妹,如今在抖音已經坐擁近120萬粉絲。

圖源:抖音
去年7月,還有消息稱,大嘴妹月薪已經超過50萬。其座駕更是實現(xiàn)了從自行車到五菱mini再到帕拉梅拉的跳躍,生活品質大有改善。
2.“自虐式”營銷成流量密碼?
事實上,大嘴妹的帶貨方式并非個例。
在美妝領域,早就有一類“爛臉營銷”風靡直播間。
在這些直播間里,主播們往往頂著滿臉的痘痘和嚴重的泛紅,沒事人一樣地拿起粉撲就往臉上拍,向大家展示底妝產品的遮瑕效果。
幾次之后,主播的皮膚狀態(tài)越來越差,看上去都令人心疼了,但她還是會重復上妝、卸妝這個步驟,好讓消費者仔細看清涂上粉底液前后的對比。
這種反復的卸妝摩擦,就好像是在“自虐”一樣,讓人看著都覺得臉疼。

圖源:相關直播間截圖
這樣的直播間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都有不少,也確實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注意,甚至一邊感慨一邊下單。上文提到的大嘴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消費者們對這種直播間的看法不一。
有人認為,這類主播為了吸引眼球,近乎“自虐”式的操作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表示自己不太喜歡這種直播方式。
也有人表示,看著主播這么折騰自己,感到有些心疼。特別是當主播強調“大家不用心疼我,我就是干這個的”的時候,出于對打工人的共情,更是會心軟。
還有的網友對此產生了質疑。認為這是在拿敬業(yè)人設博取同情。而且一些主播還會為了讓肌膚泛紅,故意大力摩擦、調節(jié)濾鏡,就為了讓自己的皮膚狀況看上去更差,好制造產品上臉后的反差。總而言之,這只是一種營銷上的手段。
還有消費者反映,這些產品到手之后,實際效果并不如直播間所展示的那么好。
直播帶貨行業(yè)越來越卷。以美妝賽道為例,數(shù)不清的主播們各顯神通,有的妝容精致地講解專業(yè)知識,有的口綻蓮花吐出各種美好精妙的形容詞,有的背靠大品牌拿出優(yōu)惠折扣和行業(yè)底價……
互聯(lián)網時代,觀眾們經歷了大量的信息沖刷。普通的直播帶貨方式,已經很難抓住他們的眼球了。想要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制造新鮮感和反差感。
這種近乎自虐的爛臉營銷、暴力測評直播,就是一種典型的視覺反差。盡管質疑聲不斷,但因為其在帶貨上確實有效,不少博主都開始用這招。
有人用氣墊梳在臉上來回刮擦,只為證明底妝足夠扒臉。也有人為體現(xiàn)防汗持久,在浴室被淋得眼睛都睜不開了,還要邊洗澡邊化妝。往臉上潑水、澆油,然后大力揉搓以體現(xiàn)產品的防脫性,更是家常便飯……

圖源:某美妝品牌測評視頻截圖
不過話又說回來,選擇這些操作的,大多是一些帶貨平價美妝的中小主播或腰部主播。
那些如李佳琦般,一晚能輕易賣出幾千萬甚至上億銷售額的頭部美妝主播,大多還是會頂著精致的妝造,從容不迫地介紹產品的功能與折扣價。
3.直播帶貨行業(yè)的冰火兩重天
直播帶貨行業(yè)發(fā)展到如今,紅利已經開始消退??此骑L光的外表下,是整個行業(yè)的加速內卷。
不僅平臺和商家不謀而合,都想減輕對頭部主播的依賴。就連消費者也開始紛紛祛魅,對頭部主播的期待大不如前。
而在行業(yè)整體增長放緩、需求減少的背景下,每年依舊有大量新人涌入,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不過,頭部主播的聲量雖然有所減弱,但經過長期的積累,龐大的粉絲基礎和帶貨能力還是能讓他們輕松實現(xiàn)財富自由,甚至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
最近,辛巴開撕小楊哥,在這場頭部主播的大戰(zhàn)中,辛巴用“小楊哥不賠,我就拿出一個億替他賠”的喊話,將事件推向了高潮。
在眾人的討論中,有不少網友感慨,“他說要出一個億的時候,表情比我拿出一千塊還輕松”。
隨后,辛巴曬出前段時間在快手818大促中,一天帶貨27.07億的數(shù)據(jù),更是令人咋舌。
而另一位主角小楊哥的吸金能力也不遑多讓。
早在2022年,三只羊就實現(xiàn)GMV 60億元的目標。到了2023年,其GMV更是迅速增長至160億元,直接翻了1.5倍。
2022年“雙11”期間,小楊哥更是花了一筆大的,斥資1億多元在合肥高新區(qū)買樓。
然而,超級頭部主播們尚能通過多方面的布局,尋找新的增長點。但中小主播們卻只能更加賣力地苦熬,甚至采取更加極端的帶貨方式來吸引流量。
根據(jù)《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22-2023)》報告,截至2022年末,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yè)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1.5億個,以直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為5000元以下,僅0.4%的主播月收入10萬元以上。

圖源:《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22-2023)》
“九成網絡主播收入不如外賣員”的話題,也因此沖上熱搜,在網絡引發(fā)熱議。
頭部主播與尾部主播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懸殊,是因為歸根結底,直播帶貨的本質就是流量變現(xiàn)。
大主播們往往是已成氣候的網絡紅人,擁有巨大的粉絲基礎和流量,也因此能夠掌握絕大多數(shù)的資源,助力直播事業(yè)的發(fā)展。
不過,從行業(yè)生態(tài)來說,只有頭部主播賺錢,并不是一件好事。這不僅會打擊中小主播的積極性,還容易放大主播的議價權,形成壟斷,從而損害消費者、商家和平臺的利益。
只有實現(xiàn)生態(tài)的多元化和健康發(fā)展,保障所有主播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改善直播行業(yè)的收入結構,才能促進行業(yè)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