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21瀕臨破產(chǎn),最慘的卻是供應商
一、第二次申請破產(chǎn)
在變化莫測的跨境電商市場,有人昂首進場,也有人灰溜溜出局。
前不久,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的母公司Catalyst Brands向特拉華州法院提交破產(chǎn)保護申請,這是該品牌繼2019年后六年內第二次申請破產(chǎn)。法庭文件顯示,F(xiàn)orever 21當前資產(chǎn)估值僅1億至5億美元,負債卻高達10億至100億美元,債權人超1萬名。若未能找到買家,其在美國的350家門店將全面清盤,但品牌國際業(yè)務及知識產(chǎn)權不受影響。

第二次申請破產(chǎn)保護 圖源:央視財經(jīng)
這家曾經(jīng)叱咤全球快時尚市場的品牌成立于1984年,巔峰時期全球門店超800家,年銷售額達41億美元。然而,近年來Forever 21卻陷入了持續(xù)虧損的困境。在多重打擊下,F(xiàn)orever 21不得不再次申請破產(chǎn)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F(xiàn)orever 21的困境不僅對自身造成了巨大影響,也讓消費者失去了一個“心頭好”,更讓眾多供應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有供應商被Forever 21拖欠了400多萬美元,而這些款項原本是他們用于維持正常運營和支付員工工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被拖欠款項的供應商 圖源:小紅書
實際上,對于供應商來說,追討欠款并非易事。由于Forever 21已經(jīng)申請破產(chǎn)保護,其資產(chǎn)將被清算以償還債務。然而,在清算過程中,供應商的債權往往排在較后的位置,這意味著他們可能無法全額收回欠款。此外,由于Forever 21的門店已經(jīng)關閉或即將關閉,供應商也無法通過銷售商品來彌補損失。
二、新勢力崛起
從20世紀80年代走到現(xiàn)在,F(xiàn)orever還是有點實力在身上的,但為何最終還是掙扎于破產(chǎn)的牢籠?我想,這其中緣由并非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畢竟生意場上的廝殺向來殘酷。
隨著電商渠道的迅猛發(fā)展,快時尚行業(yè)的競爭格局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SHEIN、Temu為代表的新興電商平臺憑借低成本和快速響應的供應鏈,提供了極具價格競爭力的產(chǎn)品,逐漸蠶食了Forever 21等傳統(tǒng)快時尚品牌的市場份額。國際咨詢機構GlobalData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SHEIN已經(jīng)躋身全球前三時尚零售商。

SHEIN躋身第三 圖源:GlobalData
再加上Forever 21在品牌定位上一直處于尷尬境地:價格既不夠親民以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又缺乏足夠的品牌溢價來支撐較高的定價,難以與中高端品牌競爭。這種不上不下的定位導致其目標客戶群體模糊,市場認知度不斷下降。
在廝殺激烈的市場上,跟不上節(jié)奏無奈被擠出局的又豈止Forever 21一個?前不久,澳大利亞服裝零售商真維斯(Jeanswest)宣告破產(chǎn),表示公司將在未來數(shù)月內關閉90多家門店,這相當于直接停運真維斯澳大利亞線下零售渠道。和Forever 21一樣,在此之前,真維斯就已經(jīng)進入過破產(chǎn)程序,時隔五年仍然無力回天。

真維斯破產(chǎn)倒閉 圖源:abc.net.au
Forever 21是否會重蹈真維斯的覆轍,我們暫時不可得知。或許,F(xiàn)orever 21能延續(xù)此前的幸運,“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新的轉機,未來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又或許,這家承載了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品牌不堪重負,就此消失。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