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不等了,拼多多開始招募抖音主播
1.拼多多將支持抖音商家雙平臺直播
誰也沒想到,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拼多多主動向抖音商家拋出了橄欖枝。
據億邦動力透露,近日,拼多多正積極招募已在抖音開展直播業(yè)務的商家入駐其多多直播平臺,實現(xiàn)雙平臺直播。
目前,拼多多為參與此計劃的商家提供智能中控系統(tǒng)支持,從而免去商家額外招募以及配置中控人力的需求。

圖源:億邦動力
據了解,拼多多此次招募的直播商家需滿足以下條件:在拼多多站內首次真人有效開播時間少于30天;近30天內未有開播記錄;或已是站內入駐的、在多平臺開展直播業(yè)務的商家。
此外,入駐拼多多直播的商家還需確保站內外同源店鋪擁有同款貨源,這意味著拼多多的雙開直播功能目前暫不支持無自有貨源的純帶貨型主播。若系統(tǒng)識別出此類主播,將關閉其雙開功能。
同時,商家在拼多多平臺的同步直播內容需與其他平臺保持一致,確保鏈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雙開直播功能目前僅限于抖音平臺,但未來有望擴展至淘寶等其他平臺。
此時,就有人好奇拼多多為何選擇首先從抖音入手呢?
從邏輯內核上看,抖音達人直播間的運營模式與拼多多模式存在諸多相似之處。抖音、拼多多都主要圍繞低價和量大兩個核心指標,來構建直播間的商品組合。
同時,從用戶體驗角度來看,拼多多以低價商品和社交電商為特色,吸引了大量低收入消費者;而抖音則憑借流行文化和社交共享為核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購物體驗。因此,兩者在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需求方面各有優(yōu)勢。
基于此,對于抖音店播商家而言,入駐拼多多平臺或許能夠減少適應期,降低損耗,并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從而提升銷量。
此外,抖音正在調整流量分配策略,降低對達人直播的流量傾斜,而將更多流量分配給優(yōu)質短視頻和品牌店播。
這一策略已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中小商家開始通過店播實現(xiàn)銷售增長。
據抖音集團副總裁李亮透露,抖音平臺上開展店播的中小商家數(shù)量已遠超依托達人直播帶貨的商家;2024年GMV突破百萬元的中小商家中,依靠店播達成目標的商家數(shù)量超過9萬家,顯著領先于達人直播。

圖注:抖音電商業(yè)務生態(tài)占比
而從拼多多此次整體行動來看,其依然是以店播為核心的。那么其選擇從抖音入手,是十分合理的。
畢竟,拼多多在直播電商領域起步較晚,無論是技術還是主播孵化方面都需要不斷試錯。
而直接引進成熟的店播商家,不僅能夠幫助拼多多少走彎路,還能激發(fā)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拼多多推動雙平臺直播新策略,既是對雙方資源的有效整合,也是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
取長補短,共謀發(fā)展,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對商家來說,更是不賴。
2.拼多多直播:從蹣跚學步到重裝上陣
其實,放眼整個行業(yè),你會發(fā)現(xiàn),拼多多幾乎是最晚加入到直播帶貨隊列中的電商平臺。
當抖音、快手、淘寶在2019年已形成直播帶貨三足鼎立的格局時,拼多多才在同年11月于其百億補貼頻道內悄然進行了一次直播活動的內測。
據當時的業(yè)務負責人透露,那次嘗試更多被視為對直播插件的一次上線測試,拼多多并未計劃推出中心化的直播頻道,更無將其發(fā)展為獨立業(yè)務的藍圖。
“拼多多并不打算克隆和重復已有的商業(yè)場景與模式”。此言彼時猶在耳畔。
正因如此,在直播插件上線后的數(shù)月間,拼多多并未為其設置公域入口,僅有少數(shù)已積累私域流量的商家直播間得以曝光,這無疑給商家直播的熱情潑了一盆冷水。
直至2020年,直播帶貨的火焰徹底燎原,抖音、快手、淘寶等平臺收獲頗豐,拼多多才終于提升了直播的戰(zhàn)略地位。
這一年,拼多多推出了MCN入駐激勵政策,邀請明星入駐直播,并在9月于首頁為多多直播開辟了一級入口。
然而,在直播賽道這片群雄逐鹿的戰(zhàn)場上,一步之差往往導致步步落后。拼多多已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孵化頭部主播,其直播成績也遠不及其他平臺。例如,球星馬布里在拼多多的直播首秀中,一小時僅售出158件商品。
在此背景下,拼多多的直播業(yè)務始終未能實現(xiàn)破圈,最終促使拼多多將內容化的希望轉向了短視頻。
2022年,“多多視頻”取代了“直播推薦”,占據了拼多多首頁底部的一級入口,直播業(yè)務再次失去了獨立的公域展示機會。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沉寂”一年后,拼多多重拾“直播”,再次內測直播入口,并在多多視頻頁面增設了直播欄目。
與此同時,拼多多開始大力加碼直播業(yè)務,推動其規(guī)?;l(fā)展。
從“新超星計劃”吸納其他平臺主播入駐,到“百產計劃”招募產業(yè)帶商家開啟店播,再到面向全品類招募服務商和主播并發(fā)起“百萬主播挑戰(zhàn)賽”,拼多多在直播領域的布局逐漸清晰。
此外,拼多多還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扶搖計劃”活動、品牌扶持活動等,以此吸引更多商家和主播在拼多多開播。

不過,盡管拼多多在直播帶貨領域已摸索了四五年,但其直播業(yè)務仍主要作為商家私域流量運營的工具。
因此,至今拼多多的直播并未實現(xiàn)廣泛出圈。
然而,落后并不意味著無法追趕。從當前的消費趨勢來看,直播帶貨依然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拼多多對直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為了真正實現(xiàn)直播經濟的正向循環(huán),拼多多需要加強自身的直播生態(tài)建設,補齊生態(tài)短板,拓展品類,強化供應鏈。
正如拼多多上市前夕黃崢所言:“好比一桌人吃飯,淘寶剛起來時桌子是空的,而拼多多起來時,已經有5個人在桌上了,你在桌下硬要上去吃飯,但桌上的人不愿意你上來,桌下的人也不愿意你上去,我必然會受到雙重打擊”。
如今,這一挑戰(zhàn)已悄然轉移至多多直播的肩上。
面對未來,拼多多直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3.“拆墻”大潮涌動,平臺互聯(lián)共創(chuàng)新生態(tài)
話又說回來了,拼多多此舉更是表明了平臺間的“拆墻”行動已成為大勢所趨。
各大平臺紛紛打破壁壘,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互聯(lián)網生態(tài)的繁榮發(fā)展。
自去年以來,這一趨勢愈發(fā)明顯。去年7月,支付寶與京東買藥在北京等地率先開展了醫(yī)保支付線上購藥服務的合作,京東快遞、到家、京造等業(yè)務也相繼開通了支付寶官方小程序。
同時,美團旗下的多項業(yè)務,如“美團外賣”、“美團買藥”、“美團充電寶”、“美團騎行”、“美團跑腿”和“美團酒店”等,也均在支付寶上線了小程序。
同年9月,淘寶天貓宣布將新增微信支付能力,這標志著在時隔11年后,淘寶與微信正式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互通。
緊接著,在10月,京東物流與淘天集團達成了正式合作,京東物流將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
此外,京東商城部分業(yè)務也重新開通了支付寶支付,而這是支付寶與京東在時隔13年后的再度攜手。
不僅如此,去年10月下旬,微信視頻號的信息流中已經支持掛載淘寶廣告鏈接。用戶點擊鏈接后,可以直接進入H5頁面進行購物,無需跳轉至淘寶APP。
再到現(xiàn)在,拼多多主動打破“墻壁”,開始引進抖音商家在其平臺進行直播。
這些舉措似乎都在表明,各大平臺已經意識到,與其嚴防死守、各自為營,不如互幫互助,通過利益捆綁來共同推動生態(tài)的繁榮。
而事實也證明,互聯(lián)互通的確能夠帶來顯著的成效。
據了解,僅在接入微信支付的一個月內,淘寶就展現(xiàn)出了極強的成長性。QuestMobile的數(shù)據顯示,接入微信支付當月,淘寶App的新安裝用戶規(guī)模同比增長了55%,創(chuàng)下了過去四年的最高紀錄。
在流量紅利見頂、存量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平臺間的互通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助于平臺企業(yè)帶動場景合作、實現(xiàn)“抱團取暖”,并跳出增量時代的惡性競爭思維。
通過將更多精力用于技術與產品創(chuàng)新,以及在服務存量用戶方面進行全面拓展,平臺企業(yè)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zhàn)。
不過,在合作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zhàn)。如何在保持各自平臺特色的基礎上實現(xiàn)資源整合與業(yè)務協(xié)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合作的持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當前各大平臺在合作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
盡管合作是大勢所趨,但互聯(lián)網平臺在積極尋求合作的同時,仍需保持警惕與自省。只有平衡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才能應對突如其來的挑戰(zhàn),共同推動互聯(lián)網生態(tài)的持續(xù)繁榮發(fā)展。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