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拿下廣汽大單

大佬說
2025-01-15 10:28

華為成車企眼中香餑餑。

1、廣汽將與華為聯(lián)合打造一個全新汽車品牌

繼華為四界之后,鴻蒙智行又將有新“界”加入?

1月11日,廣汽集團發(fā)布公告,第六屆董事會第7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GH項目的議案》,同意公司投資設立GH項目公司(暫定名,已登記注冊為準),注冊資本為15億元。

mmexport1736824572270-800.jpg

圖源:廣汽官網

公告內容顯示,廣汽集團計劃以本項目公司為載體,與華為深度融合各自優(yōu)勢,通過聯(lián)合定義和設計,在產品開發(fā)、營銷策略以及生態(tài)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構、技術領先的全新的汽車品牌,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型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具前瞻性的智能化出行體驗。

后續(xù),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目前華為車BU、廣汽雙方已經開始聯(lián)合辦公,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型產品,首款產品將定位于30萬級豪華智能新能源車。

顯然,雙方的合作已經正式向著明確方向推進了。

認真說起來,這其實不是華為和廣汽的第一次合作了。

最早追溯到2017年,廣汽集團就和華為開啟了戰(zhàn)略合作,不過當時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智能網聯(lián)領域。

一直從2020年到2023年雙方的合作還是在不斷加深的,合作范圍和領域都在拓寬。

2021年,廣汽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埃安AH8車型進行華為HI模式試點,此次試點結合了廣汽GEP3.0底盤平臺與華為全棧智能汽車技術??梢钥醋魇请p方合作落地具象化。

不過到2023年,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雙方開始在合作因為合作主導性問題產生分歧。AH8項目從聯(lián)合開發(fā)模式轉變?yōu)閺V汽集團自主開發(fā),華為成了供應商。

img-1736838302492bd9ffbbb492e5662de63a3248379391df6e8831041926d5808f25b4ef15248a3-800.jpg

圖源:廣汽官網

早在雙方分手前就有傳言稱,華為供應商價高且不受控,廣汽和華為合作是沒有議價能力的,不能掌握價格控制權。外界普遍認為是廣汽不想將主導權共享給華為才導致的分手。

針對分手這件事,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財報說明會上表示,獨立開發(fā)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表明只是為了市場需求而做出的調整,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是因為擔心主導權被華為分走。

直到2024年,雙方關系迎來轉折。

先是3月,廣汽傳祺加入華為鴻蒙生態(tài),成為首批加入鴻蒙生態(tài)的汽車品牌之一

4月,傳祺和華為聯(lián)合創(chuàng)“新”計劃,重點圍繞智能底盤、智能人機交互等領域深入合作。

9月,廣汽與華為在華為全聯(lián)接大會期間簽署了數(shù)字化戰(zhàn)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計劃加強在數(shù)字化領域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并在研發(fā)數(shù)字化、業(yè)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營銷數(shù)智化、企業(yè)全球化、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多方面開展合作,發(fā)揮彼此優(yōu)勢,實現(xiàn)資源互補,共同促進智能汽車技術創(chuàng)新和領先。

Screenshot_2025-01-14-14-39-36-093_com.sina.weibo-edit-800.jpg

圖源:微博

也是同月,廣汽傳祺概念車1 Concept正式發(fā)布,該車采用“華為方案”,搭載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ADS 3.0智駕系統(tǒng),預計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發(fā)布量產車型。

雙方復合,不僅關系更加親密了,合作速度也更快。

同年11月,廣汽官網宣布,廣汽與華為簽署了深化合作協(xié)議。廣汽集團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將以新品牌為載體,與華為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通過產品開發(fā)、營銷及生態(tài)服務等領域的合作,為用戶帶來智能化體驗。

Screenshot_2025-01-14-14-39-10-541_com.sina.weibo-edit-800.jpg

圖源:微博

時隔一個多月,廣汽又正式宣布投資設立GH項目公司,雙方合作加速落地,進入了新的里程碑階段。

2、廣汽日子不好過

從之前強勢要求自主開發(fā),到現(xiàn)在重新轉頭尋求和華為深入合作,廣汽的轉變著實有點大。部分網友也對此表示不解。

Screenshot_2025-01-14-15-12-59-183_com.sina.weibo-edit-800.jpg

圖源:微博

是什么讓之前那么堅持自主開發(fā),掌握主導權的廣汽不得不放下身段呢?

當然是業(yè)績??!

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燃油車受到新能源汽車沖擊,銷量下滑明顯。造車新勢力不斷涌現(xiàn),或背靠大廠,依托大廠資源打造產品優(yōu)勢,或大廠下場親自造車,越來越多新玩家涌入汽車賽道。玩家越多,賽道越擁擠,后來者想要占據(jù)一席之地的可能性越低。

此外,受到消費觀念等多方因素影響,各家車企為了銷量開始瘋狂內卷,今天你賣7萬9,明天我就賣5萬,你優(yōu)惠一千,我就優(yōu)惠五千,將汽車價格卷到一個少見的低價區(qū)。對于傳統(tǒng)車企其實是很受影響的。

在汽車領域耕耘幾十年的廣汽對行業(yè)變化也相當敏銳,新能源汽車無疑是逐漸占領汽車市場,盡快遷移賽道迫在眉睫。

目前行業(yè)競爭激烈,作為傳統(tǒng)造車企業(yè)的廣汽無疑有多年造車積累下的經驗和技術,但是在智能駕駛方面,還是需要依托大廠技術。畢竟,新能源+智駕才是未來的主流方向,互聯(lián)網大廠+車企的合作模式也在被反復驗證可行性。

而在大廠中,既能提供互聯(lián)網技術支持,同時擁有一定造車經驗,還可以減少雙方合作摩擦,有較高磨合度的,放眼看去,好像只有前合作對象華為。

兜兜轉轉一圈,還得是華為。

當然,問界的成功也給了上汽再度合作華為的底氣。

除了外部競爭加劇業(yè)績壓力,自身業(yè)績下滑嚴重也迫使廣汽不得不向華為尋求合作。

廣汽集團提出“萬億廣汽”戰(zhàn)略,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xiàn)產銷超475萬輛、營收1萬億、利稅1千億。

不過就2024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來看,廣汽離這個目標是越來越遠了。

廣汽官網png-800.png

圖源:廣汽官網

2024年全年,廣汽集團累計產量為1916615輛,同比下降24.21%,累計銷量為2003058輛,同比下降20.04%。

具體到各個品牌來看,廣汽本田累計產量416127輛,同比下降36.1%,銷量470633輛,同比下降26.52%。

廣汽豐田累計產量736008輛,同比下降22.53%,累計銷量738000輛,同比下降22.32%

廣汽傳祺累計產量405528輛,同比上漲0.31%,累計銷量414591輛,同比上升1.99%。

廣汽埃安累計產量356749輛,同比下降28.66%,累計銷量374884輛,同比下降21.9%。

除了傳祺有微弱上漲外,其他三大品牌產銷大幅度下滑。從新能源到為廣汽做出巨大貢獻的合資板塊,全線崩塌。

根據(jù)廣汽2024年年度業(yè)績預告公告的內容,廣汽預計 2024年度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22890萬元到362890萬元,同比減少72.91%到 81.94%。

對此,廣汽做出的解釋是受汽車行業(yè)價格內卷、競爭格局劇變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減少;同時為應對市場競爭,公司及投資企業(yè)追加銷售補貼等商務政策的投入約180億,綜合導致的利潤下降。

換個理解方式就是,廣汽面對激烈的競爭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但是最后卻收效甚微,甚至難以遏制下滑態(tài)勢。

為了萬億戰(zhàn)略,也為了完成2025年年度銷量增長目標,廣汽要尋求新增長點,僅僅依靠傳統(tǒng)合資板塊顯然已經不能廣汽的需求,發(fā)力新能源汽車迫在眉睫

所以廣汽不得不向華為“低頭”。

3、沒有鴻蒙智行第五界

自從廣汽和華為重歸于好,甚至關系更從前,坊間就有不少傳言稱,繼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后,鴻蒙智行將會迎來和上汽合作的第五界。

不過華為方面曾經表示過,鴻蒙智行只有四界。

所以第五界估計是不可能了。

據(jù)了解,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目前有三種合作模式。一種是零部件供應模式,也就是華為提供標準化模塊。另一個是解決方案模式,也就是Hi模式,華為提供全棧集成解決方案。以及最后以華為四界為代表的鴻蒙智行模式。

按照廣汽和華為之前合作埃安AH8項目的經驗來看,雙方應該會延續(xù)Hi模式

不過,目前Hi模式合作的阿維塔、極狐等,市場表現(xiàn)其實并不如四界。廣汽如果想要提振業(yè)績,可能需要和華為尋找更深入的合作模式。

1、該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商派觀點或立場,文章為作者本人上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相關閱讀
9月20日消息,華為全聯(lián)接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期間,集團還與華為在上海簽署數(shù)字化戰(zhàn)略合作備忘錄。根據(jù)最新協(xié)議,華為將在研發(fā)數(shù)字化、業(yè)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營銷數(shù)智化、企業(yè)全球化、ICT基礎設施、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4月22日消息,繼官網正式上線后,華為智能車解決方案官微發(fā)文稱2024華為智能車解決方案發(fā)布會將于2024年4月24日舉辦,屆時將發(fā)布新品牌,并與七家品牌官微互動,分別圈出北汽極狐、長安汽車、阿維塔、深藍車、嵐圖車、猛士科技、傳祺。
11月28日消息,華為舉行智界S7及華為全場景發(fā)布會,華為常務董事、智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泊車代駕Beta開放計劃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蘇州、東莞啟動,至明年第一季度。
10月24日消息,36氪從多位行業(yè)知情人士處獲悉,伴隨大眾和地平線合資公司的組建,前華為、自動駕駛界風云人物蘇,也將加入該公司,或擔任某項技術負責人。據(jù)悉,蘇曾是華為的核心技術骨干,擔任過華為終端首席架構師,參與領導開發(fā)了華為達芬奇AI芯片架構,但其更多為業(yè)內熟知,則是在其出任華為智能駕駛業(yè)務負責人之后。2019年,華為成立車業(yè)務BU,蘇擔任其中的智能駕駛產品部部長,帶領自動駕駛系統(tǒng)方案ADS團隊。
華為產品線總裁靳玉志已于近期接任智能車解決方案BU CEO一職,而余承東擔任智能車解決方案BU(以下簡稱“車BU”)董事長一職。
9月21日消息,有消息稱華為產品線總裁靳玉志已于近期接任智能車解決方案BU CEO一職,而余承東擔任智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一職。據(jù)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消息屬實,該人士表示,此次調整,余承東將升任車BU董事長,整體是要幫助華為在智能車領域獲得商業(yè)成功,“未來將持續(xù)加大對車相關領域的業(yè)務投入”。目前,華為官方也對上述調整進行了內部正式發(fā)文,調整后,靳玉志將是車BU自2019年5月成立以來第三名負責人。
理想車CEO李想表示:“李文智是CFO辦公室的負責人,向CFO李鐵匯報。”
在新能源車的高速發(fā)展浪潮中,電池壽命這個問題一直是行業(yè)焦點。
2月22日消息,據(jù)雷鋒網消息,原華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長李文智于近期出任理想車CFO,直接向理想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前CFO李鐵匯報。在離開華為前李文智擔任華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長,負責華為全球人才招聘及調配。界面新聞向理想官方求證獲悉,李鐵目前仍出任理想車CFO,相關報道為不實信息。但相關知情人士稱,李文智確實已于近期入職理想車,職級為M11,但目前尚不清楚具體職位。
大佬說
匯聚大佬真知灼見,看商界誰主沉浮。
    亚洲无码高清自拍偷拍自慰av网站,免费高清无码黄色网,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午夜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