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機構躺贏的時代結束了
最近兩年,直播電商行業(yè)逐漸走向成熟,展現出更加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的新面貌。
在此背景下,頭部直播機構正加速朝著“去頭部化”的方向邁進,逐步擺脫對頭部主播的過度依賴。
然而,這個轉變過程注定是困難和痛苦的。盡管頭部直播機構正在努力實現“去頭部化”,但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頭部主播仍然是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在追求中心化的過程中,如何妥善處理與頭部主播的關系,仍然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1.直播機構“去中心化”艱難最近兩年,隨著頭部主播頻頻出現負面新聞,直播機構開始采取“去中心化”策略來降低風險。
他們意識到,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有風險的,直播機構如果過度依賴單一主播,一旦該主播出現問題或離開,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直播機構必須采取去中心化的策略,培養(yǎng)和發(fā)掘更多的優(yōu)秀主播,降低對單一主播的依賴。
為此,一些直播機構開始培養(yǎng)和發(fā)掘新的主播,將更多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到中腰部主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上。例如,美腕將李佳琦的直播時間分給了其他助播,如朱旺旺等;謙尋則成功培養(yǎng)出了“蜜蜂驚喜社”、“海豚驚喜社”等多個直播間;羅永浩在“交個朋友”直播間的出現時間也逐漸減少,將更多機會留給其他主播……
蜜蜂驚喜社首次直播 圖源:淘寶直播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盡管這些直播機構在努力實現去中心化,但現實情況卻并不盡如人意。
前段時間,東方甄選內部紛爭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廣泛關注。
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東方甄選選擇了“保董去孫”,而這一決策在某種程度上宣告了東方甄選去中心化的失敗。
為什么這么說,其實可以從一些數據中得到印證。數據顯示,在輿論事件發(fā)酵期間(2023年12月10日至13日),東方甄選的抖音賬號粉絲數量出現了大幅下降,累計掉粉超過12萬。
此外,在2024年1月1日至15日期間,東方甄選的粉絲數量仍在持續(xù)下跌,截至1月18日,東方甄選抖音賬號的粉絲數量為3127.7萬。
圖源:抖音
反觀董宇輝的新號“與輝同行”,其粉絲數量卻大幅上漲。1月9日至15日,該賬號粉絲總數從722.4萬漲至1193.1萬,增加了470.7萬。
若再加上董宇輝個人賬號的2410萬粉絲,其總粉絲量超過3600萬,比東方甄選多出近500萬。
顯而易見,東方甄選的大量粉絲已經轉移到了董宇輝的個人賬號上,其仍然未能擺脫對董宇輝的過度依賴。
這一事件暴露出直播機構在嘗試新的策略時,不僅需要應對內部的管理和協(xié)調問題,還要面臨外界的輿論壓力,難度非常之大。
事實上,不僅僅是東方甄選,其他直播機構也困在頭部主播的光環(huán)下。無論是“交個朋友”的羅永浩,還是“三只羊”的小楊哥,抑或是“美腕”的李佳琦,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熱搜和話題從未間斷。
盡管從大趨勢來看,“頭部主播”的退潮已成為定局,但目前直播機構仍處于過渡階段,去中心化仍然是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
2.直播機構困在頭部主播的流量里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去中心化雖難,但不得不做。
究其原因,除了前文提到的降低對單一主播的依賴,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促進創(chuàng)新和多樣性。縱觀整個直播帶貨界,每個頭部主播都有自己的風格,而去中心化為的就是鼓勵直播機構培養(yǎng)更多類型的主播,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第二,增強用戶粘性。在中心化的運營模式下,用戶往往只關注頭部主播,而忽視中腰部主播的存在,這會導致用戶粘性不足。
而去中心化的運營模式則可以將更多的中腰部主播推薦給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和服務,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第三,促進直播生態(tài)平衡。在中心化的運營模式下,頭部主播往往會占據大量的資源和流量,導致中腰部主播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持和機會。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的運營模式,則可以促進生態(tài)平衡,讓更多的中腰部主播有機會嶄露頭角,從而實現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發(fā)展。
當然,這些原因都可以歸結為直播機構的商業(yè)化需求。無論是為了降低對單一主播的依賴、增強用戶粘性,還是促進創(chuàng)新和多樣性、促進直播生態(tài)平衡,其本質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商業(yè)化。
畢竟,直播機構作為追求商業(yè)利益的企業(yè),賺錢是其首要目標,所有的去中心化舉措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商業(yè)利益。
就像“瘋狂小楊哥”和“辛巴”,他們斥資好幾千萬免費贈票開演唱會,看似是在回饋粉絲,但實際上是為了給自家直播機構旗下的其他主播引流。
圖源:快手APP
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投資行為,為的是促進直播機構的去中心化進程,擴大直播機構的影響力和商業(yè)利益。
站在行業(yè)的視角,去中心化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須面對的必答題。對直播機構而言,要想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做好這一點。
但是,正如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博弈事件所揭示的,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讓外界接受并信任直播機構的“去中心化”策略,仍需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策劃。
特別在現階段,直播機構與頭部主播既需要緊密合作以實現共同利益,又必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以保護各自的利益,二者之間的關系微妙又復雜。
在這種情況下,直播機構必須尋求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合作模式,并努力打造一個平衡、多元化的直播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此才能降低對頭部主播的依賴,幫助更多中腰部主播上位。
總之,盡管2024年已經到來,但直播行業(yè)仍普遍存在對頭部主播的高度依賴,中心化運營受阻,面臨的挑戰(zhàn)還在加大。
3.告別躺贏時代,直播機構該怎么走近年來,線上經濟繁榮發(fā)展,直播電商行業(yè)迅速壯大,用戶的消費習慣也逐步形成。
隨著商機的顯現,眾多資本紛紛涌入,直播機構的數量也在持續(xù)攀升。《2022-2027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風險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MCN機構數量增長穩(wěn)定,2022年已達到2.4萬家。預測顯示,到2023年和2024年,MCN機構數量將分別增至2.5萬家和2.6萬家。
圖源:中商情報網官微
這些直播機構涵蓋了各行各業(yè),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業(yè)。例如,順豐同城在抖音上開設了“順豐同城生活”賬號,并成立了MCN機構豐速啟航,似乎看中了直播帶貨領域的商機,意圖從中分一杯羹。
圖源:抖音
順豐等頭部物流企業(yè)的加入,進一步證明了直播電商行業(yè)仍然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K麄儽仨氄覝是腥朦c,避免因為盲目去頭部化加劇運營風險。?
從宏觀角度看,直播電商行業(yè)已經呈現出垂直化、規(guī)模化的趨勢,而頭部直播機構作為行業(yè)中的關鍵參與者,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
直播機構靠頭部主播躺贏的時代過去了,未來如何使直播機構徹底擺脫對頭部主播的依賴,仍是直播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這需要業(yè)界共同努力和探索,推動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