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回應諾亞財富惡意起訴
京東發(fā)言人發(fā)文回應“承興案”一事 。全文如下:
近日 ,“承興案”引發(fā)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京東作為毫不知情的受害者,被卷入歷時四年的惡意訴訟中,公司的聲譽和權益遭受重大損失。
在承興系合同詐騙過程中,承興系公司用假冒的京東公章、假冒的京東員工、假冒的京東系統(tǒng)和虛假的交易數(shù)據(jù),輕易騙過號稱“全球綜合金融平臺”的諾亞財富及旗下歌斐資產,獲得歌斐巨額融資,直致爆雷。面對持續(xù)兩年多的詐騙行為,歌斐資產盡調工作出現(xiàn)明顯缺陷、投融資管理出現(xiàn)巨大漏洞,高管方建華接受承興巨額賄賂(一審已被判刑),導致投資人受到重大損失,對投資人沒有盡到相應責任和義務。
根據(jù)公開信息,諾亞財富近年來先后發(fā)生十余起類似事件,上百億基金兌付面臨問題,并多次對投資人隱瞞信息,屢次被監(jiān)管部門警示和處罰,說明其長期存在嚴重的風控缺陷。目前“承興案”相關刑事案件已一審宣判,承興實際控制人羅靜等詐騙嫌疑人均被判獲刑。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仍罔顧投資人信任,拒不審視其內部管理問題,惡意對第三方京東發(fā)起匪夷所思的高額訴訟,企圖混淆視聽,繼續(xù)誤導投資人和廣大公眾,推卸和轉嫁責任,為自己尋找“替罪羊”,我們相信法院會公正判決該案件。希望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正視自身問題,拿出誠意和整改措施,尤其是提升作為財富管理公司最基本的誠信和素養(yǎng),真正維護廣大投資人的權益。
截自微博
2023年11月24日,諾亞財富控股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歌斐資產”)對承興和京東提起的訴訟在上海市金融法院開庭審理。
歌斐資產要求京東及承興控股、中誠實業(yè)、蘇州晟雋等公司償還其在“承興系”刑事案件中被認定的全部損失35億余元。
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開庭公告 截自天眼查App
據(jù)了解,這一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年前的一起詐騙案,涉及羅靜控制的“承興系”公司與京東、蘇寧等企業(yè)的供應鏈貿易。羅靜是一位來自香港的女老板,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和貿易公司,被譽為“承興系”。
在這起詐騙案中,羅靜控制的“承興系”公司利用其與京東、蘇寧等企業(yè)的供應鏈貿易背景,通過私刻印章、偽造購銷合同等方式,虛構了大量應收賬款。這些應收賬款被記錄在“承興系”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jù)中,并被用來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
然而,這些應收賬款都是虛假的,導致“承興系”公司無法按時償還債務,給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損失。在這一過程中,羅靜等人還通過注冊網(wǎng)銀在線廣東公司來冒充京東的網(wǎng)銀在線(北京)有限公司,并租用服務器搞了一個假的京東供應商系統(tǒng)平臺。
他們還安排多名員工冒充上游供應商、合作方員工,與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進行接洽并夸大介紹。為了進一步欺騙金融機構,羅靜等人還向京東和蘇寧發(fā)送了偽造的應收賬款確認函,但這些郵件被截留下來,并由假冒京東和蘇寧身份的人冒充公司員工進行回復。
通過這些手段,“承興系”公司成功騙取了多家金融機構的信任,獲得了高達300多億元的融資。然而,由于投資失敗和財務狀況惡化,最終有88億元的債務無法償還,給多家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損失。其中包括湘財證券損失9億余元、摩山保理損失27億余元、云南信托損失15億余元、上海歌斐損失34億余元和安徽眾信損失0.99億元。
2020年8月,羅靜因合同詐騙、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并罰款2010萬元。
上海二中院判決書
在這次訴訟中,諾亞財富旗下的上海歌斐和自言汽車認為京東應該對“承興系”公司的詐騙行為負責,因為京東未能盡到審慎審查和監(jiān)督義務,導致其遭受了巨大損失。
諾亞財富發(fā)布聲明稱,已關注到京東集團于2023年12月4日發(fā)布的關于我司的聲明,“承興618”案件事發(fā)于2019年6月,上海歌斐作為原告,于2019年7月向法院對承興和京東等被告方發(fā)起民事訴訟,法院已于2019年受理并予以立案。我們認為該聲明中“諾亞財富近年來先后發(fā)生十余起類似事件,上百億基金......”等描述嚴重失實,已侵犯了我司名譽,我司將采取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圖截自諾亞財富企業(yè)公告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