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商賣一桶油反虧十幾元,背后是國際4大糧企在搞鬼!
作者 | 金萊
來源 | 財經觀察網(ID:caijingcom)
老百姓的生活,永遠也離不開“柴米油鹽”這四個字。
今天要聊的就是這四個字中的“油”,因為今年以來國內的蔬菜、肉類價格普降,但食用油的價格卻再次迎來上漲潮。
一、食用油漲價,企業(yè)卻為何減產?
由于中國地大物博,因此食用植物油的品種較為豐富。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亞麻籽油、玉米油、紅花籽油等。
但是以上食用植物油中,最主要的只有三種——大豆油、菜籽油以及棕櫚油。
根據(jù)USDA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8年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消費量占比分別為43.10%、22.10%、16.8%,合計總占比為82%。
如今國內食用油領域已經形成了豐益國際(金龍魚)、中糧(福臨門)、山東魯花(花生油)、西王食品(玉米油)等優(yōu)秀龍頭企業(yè),2018年四家龍頭共占食用油銷量的63.8%。
在國內食用油價格去年二季度觸底,三季度金龍魚、福臨門、西王食品等頭部品牌帶頭提高豆油、菜籽油等主要食用油的出廠價,這導致主要食用油價批發(fā)價格大漲。
2020年6月,菜油、豆油每噸市場報價分別為7000元、6000元左右,而到了今年春節(jié)前后,兩者分別漲到了每噸12000元左右、11000元。
在幾大食用油廠商上調出廠價格之后,市場零售價格也跟著上漲,漲幅比批發(fā)市場更加兇猛。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qū)的徐女士告訴編輯:“某品牌菜籽油,去年10月14日購買才55.8元一桶(5L裝),到1月18日已經漲到89.9元,短短3個月漲了34塊,漲幅超過六成?!?/p>
然而在大幅上調出廠、批發(fā)價的,榨油企業(yè)卻在大幅減產,有些企業(yè)砍掉50%以上的產能,這是何道理?
二、原材料庫存創(chuàng)新低,食用油再迎漲價潮!
原來食用油的價格雖然上漲,但相關的原料價格漲的更多。
以大豆、棕櫚油期貨為例,國內的大豆期貨價格去年3月的4000以下一路上沖至今年3月的6300,漲幅60%;棕櫚油期貨價格更是從去年5月的4300左右飆升至8300,接近翻倍。
在原材料的漲幅超過食用油漲幅,且原材料價格長期處于高位的情況下,企業(yè)每生產賣出一瓶油,企業(yè)就得虧十幾塊錢,這意味著企業(yè)生產的越多,虧得也就越多,于是他們不得不縮減產能以減少虧損。
據(jù)卓創(chuàng)資訊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因豆粕需求不佳及斷豆等因素,重點油廠平均開機率為54%,環(huán)比上年四季度下滑10%左右。
而在產能大幅縮減下,國內食用油庫存創(chuàng)下近幾年的新低,導致國內食用油漲價預期再起!
一季度豆油產量環(huán)比下滑16.67%至370萬噸,而1季度是國內食用油消費旺季,這導致一季度過后國內豆油庫存大降。截至4月2日當周,沿海重點油廠豆油庫存62.24萬噸,環(huán)比下滑2.23%,同比下滑34.38%,處于5年歷史新低。
按照往年趨勢,國內豆油庫存一般在4、5月見底,但今年庫存見底將延后1個月左右。而且不僅是豆油庫存緊張,整體三大油脂庫存也非常緊張。
食用油原材料庫存創(chuàng)新低,意味著原材料價格將繼續(xù)上行。春節(jié)以后相關的原料漲幅已經達到20%左右,有行業(yè)人士認為食用油原料市場未來還將上漲50%左右。
原材料的上漲,也意味著食用油將再次迎來漲價潮。
而且目前市場普遍看好食用油后期走勢,導致不少油企開始囤油,廠商囤貨行為進一步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導致供需進一步失衡。
三、全球油價上行,中國沒有例外
對于食用油供需失衡問題,國家也在通多增加大豆、油菜籽等原材料的進口來緩解。
一直以來,我國食用油最大隱憂就是油料對外依存度過高。
三大食用植物油品種中,占比第一的豆油對外依存度超過80%,因為我國大豆進口/消費比值近年來一直保持 80% 以上;
2019/20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853萬噸,比2018/19年度提高19.4%,2020/21年度中國大豆進口將超過1億噸。
截止目前中國大豆進口增長迅速,據(jù)美國農業(yè)部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1日,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3489萬噸,而去年同期為1214萬噸,同比增漲187%。
占比第三的棕櫚油則全部依賴進口,主要來自于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占比第二的菜籽油上,今年油菜籽進口量將增加200萬噸至280萬噸,對外依存度在16.7%左右。
但是增加大豆、菜籽進口難以改變的油價繼續(xù)上漲,因為全球油價一直在漲。
國際食用油價格在去年2季度觸底,三季度開始反彈,四季度加速上行,今年一季度漲勢不改。在過去1年內,豆油價格翻倍,棕櫚油漲幅為接近80%,菜籽油漲幅超過過半。
而全球食用油的漲價還將持續(xù),因為全球油籽庫存還在不斷下降。主要是因為需求增加的同時,供應連續(xù)兩年下滑。
需求方面,2018/19年度全球油籽消費為5.678億噸,2019/20年度為5.807億噸,而2020/21年度將達到5.883億噸。供給方面,2020/21年度油籽供應將連續(xù)第二年下滑,只有6.9億噸。
這將使得2020/21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庫存預計降至1.017億噸,這是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而我國植物食用油有6成左右上依賴于進口,國際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國內食用油價格產生巨大影響。全球食用油上漲情況下,深受外部市場影響的國內市場想不漲都不行。
在這種食用油大漲價的背景下,獲益的只有國際糧油巨頭,中小糧油企業(yè)和消費者一樣,都是輸家。
在高成本壓力下,中小企業(yè)不得放棄中低端食用油市場,專注茶油、核桃油、芝麻油等高端產品,這意味著這未來他們再也回不到中低端市場。
像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國際巨頭,他們本來就手握上游原材料,成本比中小糧油企業(yè)低的多,因此在可以賣的中小品牌更便宜,迅速搶占中小企業(yè)空出來的市場。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