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多元共治,淘天集團知產年報:已累計保護全球超9億張圖片
4月26日,是第2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當日,淘天集團發(fā)布《2023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
淘天集團安全部總經理葉智飛介紹,去年淘天集團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升級與優(yōu)化,在維權通道、維權指引、快速響應等方面不斷提升權利人體驗。同時,設立了調解機制、保證金機制,通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實現快速響應與爭議處理,從而降低當事人的維權成本,及時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報告顯示,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去年淘天集團繼續(xù)保持重投入:截至2023年,已經有超過69萬權利人入駐淘天知識產權平臺,保護累計超過85萬項知識產權權利,原創(chuàng)保護平臺已保護超9億張圖片,超8900萬條短視頻,超過72萬份設計手稿。
創(chuàng)新: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一次不用跑”
葉智飛介紹,早在2003年淘寶就已開始知識產權侵權治理。歷經20多年的發(fā)展,淘天集團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和多元共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寶貴成果。
“從報告來看,淘天集團不僅給權利人維權或做治理,它超越了簡單的維權,而是建成了知識產權的生態(tài)?!敝袊鐣茖W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劉曉春說。
創(chuàng)新的保護模式,是報告首要關鍵詞。
2023年,淘天集團在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調中心支持下,成功上線“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
針對侵權場景較為復雜、且爭議雙方有調解意向的案件,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由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調中心進行線上調解。調解受理范圍包括商標權侵權糾紛、專利權(包括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
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調中心認為,在線調解機制,是政企協同共創(chuàng)的社會治理互聯網新模式,真正實現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一次不用跑”,并且精準響應了電子商務領域的獨特需求,尤其是對于涉及商標權、專利權及著作權等多種復雜類型侵權糾紛的快速解決。
據了解,從去年8月份上線至今,已經累計為1600多個權利人提供調解服務。
“保證金機制”則促進了疑難案件的創(chuàng)新解決。疑難、復雜案件,商家可以通過繳納保證金的方式申請暫時保全商品鏈接,平臺根據商品情況等多種因素綜合評估,是否支持繳納??顚S帽WC金。
保證金機制已經在淘寶、天貓等站點運行。2023年,平臺使用保證金案件2554個,涉及1604個商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知識產權法教研室主任萬勇認為,創(chuàng)新是知識產權領域最為高頻的關鍵詞。創(chuàng)新除了指科技創(chuàng)新,也指制度創(chuàng)新,從某種意義來講制度創(chuàng)新更為重要,淘天集團在機制創(chuàng)新不僅走在國內電子商務平臺前面,也走在國際電子商務平臺的前面。
共治:保護新銳品牌、推動知產青年人才培養(yǎng)
線下打擊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也是淘天集團的重點。過去一年,對市場熱度高、消費者青睞的新銳品牌、熱門產品制售假冒商品的犯罪活動,呈現出更強的隱秘性和針對性。
面對新形勢,淘天集團捕捉潛在的侵權線索,形成高效的信息共享與協作機制,配合執(zhí)法機關開展打擊行動。
蕉下,是輕量化戶外生活方式的倡導者與引領者,在防曬服配各個子類目上,推出了多款備受歡迎的超級爆品。但同時,其也受到侵權困擾。
????為了更好的維護消費者權益,品牌方與淘天集團聯合進行線下打假。通過淘天集團的分析,追蹤到源頭生產假貨窩點,警方打掉銷售及生產窩點3個。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合作,淘天集團已經與27個省級行政區(qū)的160多個市級公安及執(zhí)法機關建立合作。2023年,超過2400起合作案件落地。
產學研合作,是淘天集團多元共治的另一重點。
高校合作方面,2023年淘天集團加深了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的產學研合作,聚焦行業(yè)中發(fā)展中的新型問題和復雜問題開展研究,共同促進知識產權青年人才的培養(yǎng)。
例如,清華大學法學院主持的關于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課題研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主持的關于原創(chuàng)保護機制與商品經濟效益的定量分析研究、復旦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聯合開展的對盜圖場景下侵權商品處置的經濟影響的相關分析,都推動了電商領域知識產權研究和實踐的進步。
學界合作上,4月22日阿里巴巴打假聯盟(AACA)成立了專家顧問委員會,為AACA提供高水準的專業(yè)意見與決策支持。2017年,阿里巴巴聯合國內外品牌成立了打假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