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正式進軍韓國,速賣通迎來強敵
進入跨境電商后將“砍一刀”普及到全球的Temu,突然再次殺出了一記回馬槍!
繼月初Temu在日本上線,開啟了進軍亞洲的第一站后,時間僅僅過去了半個月,Temu再接再厲,正式上線韓國站點。
其實就在幾天前,就有消息稱Temu有可能最近會在韓國上線新站點,但Temu官方并沒有進行正式回應。
就在昨天,這個消息坐實了。
至此,Temu在亞洲范圍內已經擁有兩個重要的據點,亞洲市場版圖再次擴大。
說起來,Temu將亞洲的業(yè)務放在日韓這兩個地區(qū),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就算放眼全球,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都是發(fā)達國家,消費水平領先全亞洲;并且,這兩個國家的消費市場還都比較依賴外貿來拉動。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全球化發(fā)展,包括Temu在內的跨境電商平臺也紛紛將眼光放在了日、韓市場身上,也就不奇怪了。
圖片來源:Temu美國官網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對于韓國市場,Temu的策略還是比較明確的。
首先,一招鮮,打天下,還是以低價為主。
據了解,Temu在韓國市場的商品賣價不高,最低5元人民幣起??紤]到是剛剛進入韓國市場,按照Temu的行事風格,可能很快就會推出在其他市場屢試不爽的9.9元包郵等優(yōu)惠:既然這一招對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發(fā)達國家都普遍有效,沒理由不用在韓國市場身上。
其次,物流上采用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合作的方式。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不用自己在韓國本地搭建龐大的物流體系,Temu的物流運營成本變得更輕了,有利于它在韓國的急劇擴張。
當然,如果要仔細分析起來,Temu這時候進軍日韓,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節(jié)約成本的需要。
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后文還會詳細地加以解讀。
在跨境電商圈,Temu的一路成長堪稱驚艷。
2022年9月,Temu率先登陸美國,上線首月,日均GMV突破150萬美元,不僅成功吸引了美國消費者的關注,還一舉超越了Shein、亞馬遜等當地市場的老面孔,登頂美國購物APP下載量排行榜。
彭博Second Measure分析對美國數十億信用卡和借記卡交易進行分析之后發(fā)現,今年5月,美國用戶在Temu的消費支出高出Shein近20%,這說明經過這么短的市場教育,Temu已經成為當地消費者心中當之無愧的頂流。
在攻占美國用戶心智后,Temu通過不斷復制美國模式,在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病毒式裂變傳播,先后攻入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
接下來,Temu的戰(zhàn)略動向出現了很大的調整。
今年6月,Temu突然來了個大象轉身,在日本上線站點,將觸角首次放回到亞洲。
為了讓更多日本消費者為Temu而瘋狂,Temu進入日本后就祭出了一系列大動作:比如說,4800日元的注冊優(yōu)惠券、全場限時免運費等等。
圖片來源:Temu日本官網
我們說,在海外,Temu能不斷地攻城略地,主要是通過差異化的選品策略、平臺補貼折扣以及國內供應鏈主打性價比這三大優(yōu)勢來實現的。
但是冷靜地說,Temu的這種海外擴張模式是很難繼續(xù)下去的:最關鍵的一點:海外運營的成本太大了。
單拿物流這一塊來說,在歐洲等一些國家,Temu沒有自己的物流網絡,雖然說Temu已經有了海外倉建設計劃,但是就算海外倉有了,它的海外物流基礎還是很薄弱,所以目前,在歐洲等一些國家, 它都是通過和當地物流合作的方式在配送。
但是我們知道,在這些國家,包括物流服務在內的藍領服務要價是很高的。網上不是有一個視頻嘛,你知道為什么在德國等國家,普通民眾家里為什么大熱天都不安裝空調?非不裝也,裝不起也!下了訂單容易,后續(xù)的空調運送費、工人的安裝費等加起來,早就超過了空調的價格本身;而且還要一次次預約工人上門,一次預約的時間往往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再有精力的人也根本就耗不起。
在這樣的營商環(huán)境下,很多跨境平臺的海外市場的擴張,都是以虧損作為代價的。
有數據顯示,Temu在美國市場每筆訂單平均損失30美元。其中,從廣州倉庫運輸一個小包裹到美國,成本就在14美元左右。
從某種程度來說,在歐洲等一些國家,當地的消費模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亞洲人有很大的差別,業(yè)務擴張得越大,就越是賺不到錢。
而將業(yè)務重點放在日韓等和中國一水相隔的國家,只需要在中國境內建起一些倉庫,就可以快速將商品輸送到對岸,平臺的成本大大降低。
這,也是Temu突然殺回亞洲的根本原因。
但是,就算Temu想回到成本控制相對容易的韓國,要想占領這個新的市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
如今的阿里速賣通,早就成為韓國跨境電商王者級的存在了。
Data ai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9日以來,阿里速賣通再次成為韓國購物App下載量第一名,超過當地電商平臺Coupang:在阿里速賣通和Coupang這兩個主要電商平臺擁有的250萬名交叉用戶中,阿里速賣通人均使用時間為2.69小時,而Coupang為2.3小時。
以上只是電商平臺App下載量排名,就算放眼整個App下載量排名,阿里速賣通也有很強的存在感。
目前,Temu在韓國蘋果App Store同類應用下載榜為164位,當然這是在Temu還沒有正式推廣自己的業(yè)務的情況下的排名;而阿里速賣通的排名則高居第六。
Temu想攻占韓國消費市場,首先要做到的是怎么超越阿里速賣通。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阿里速賣通面前,Temu的優(yōu)勢并不大;而在物流基礎上,Temu和阿里速賣通更是有著肉眼可見的差距。
早在2年前,為了開拓韓國市場,阿里速賣通就啟動了山東威海倉;2022年底,因為業(yè)務發(fā)展太快,又緊急啟用了煙臺倉;今年6月,為了承接暴增單量,威海倉,煙臺倉又計劃擴容超3萬平米。
圖片來源:阿里速賣通威海倉
如今,隨著阿里速賣通海外倉的完善,加上菜鳥快遞的提速,倉庫發(fā)貨物流可保證3-5天快速送達,和國內的電商體驗已經沒有什么差別。在貨品和價格方面,阿里速賣通也不會怵任何一個對手。
目前主要還是依靠第三方物流實現配送服務的Temu,會怎樣克服自己的短板的同時,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對阿里速賣通形成真正的威脅?一切都要交由時間給出最后的答案。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