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午餐謝幕,那些陪他吃過飯的人怎么樣了
拍出1.28億,巴菲特午餐迎來謝幕
6月18日,股神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競拍終于塵埃落定。五天時間里,43次出價,最終拍出19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8億,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在因疫情終止了兩屆之后,慈善午餐拍賣于今年重啟,不過,此前巴菲特就表示,這將是最后一次舉行競標活動。
也就是說,這次競拍之后,巴菲特慈善午餐即將迎來謝幕。這一“最后的午餐”,能成為“最貴的午餐”,也在情理之中。
巴菲特曾說過,對自己而言有兩個關鍵點,一次是降生,另一次則是遇到蘇珊。蘇珊是其第一任妻子,也是巴菲特慈善午餐的創(chuàng)始人。
2000年,熱衷公益的蘇珊說服巴菲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拍賣與其共進午餐的名額,將善款捐獻給格萊德基金會,用于公益慈善。
同年,第一屆巴菲特慈善午餐正式在線下競拍,起拍價為2.5萬美元。自此以后,巴菲特慈善午餐拍賣每年舉辦一次,在全球競拍者的助推下,這頓午餐的價錢水漲船高,從2008年開始,中標人的出價再也沒有低于過100萬美元。
22年來,巴菲特慈善午餐從2.5萬美元到1900萬美元,已經翻了近760倍。而能為其一擲千金的中標者,都不是平庸之輩。
今年是慈善午餐的最后一屆拍賣,為何停辦,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這對全球無數希望能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朝圣者”而言,已是最后一次機會。
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都在期待最后中標者花落誰家之際,這個真正的幸運兒卻并沒有公布自己的信息。
而這位神秘人,可以最多攜帶7人,與巴菲特共進7小時的午餐。
這四個熟人,也拍下了巴菲特午餐
在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歷屆中標人當中,中國人的存在感非常強烈。四名國內的中標者,為了拿下這張“午餐券”,共計花了964.38萬美元。段永平、趙丹陽、朱曄、孫宇晨,他們在傾聽股神教誨之后,收獲各有不同。
說起來,92歲的巴菲特至今只來過中國四次,他名下的公司在中國投資也并不多,之所以成為許多國人心中的股神,有一定的歷史時代淵源。
上個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洶涌澎湃,國內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全民炒股熱,但當時大多數股民對專業(yè)的金融概念毫無概念,對股神也并不關心。直到1996年,《上海證券報》發(fā)表了國內第一篇介紹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文章,“股神”的名號才在國內打響
而在十年之后,“小霸王”段永平在2006年的巴菲特午餐競拍中,用“快即是慢”的網名,以62.01萬美元拍下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當時的段永平帶了一個年輕人赴宴,這個年輕人,就是日后在電商行業(yè)如雷貫耳、建立拼多多帝國的黃崢。
在多年以后,黃崢仍將巴菲特視為影響自己最深刻的人物。2018年,黃崢在接受《財經雜志》專訪時,提到了這段經歷:“巴菲特講的東西其實特別簡單,是我母親都能聽懂的話。這頓飯對我最大的意義,可能(是)讓我意識到簡單和常識的力量。”
這頓午餐之后,黃崢和段永平都做出了新的改變和選擇:黃崢辭去了谷歌的工作,創(chuàng)立拼多多,之后成長為國內電商的新物種;而段永平也離開了小霸王,創(chuàng)立步步高,之后分裂成OPPO、vivo,段永平自己早早退休,活躍在投資領域,身價翻了6倍。
兩年后,巴菲特的午餐再次被中國人拍下,趙丹陽和段永平合作競拍,花費211萬美元,將巴菲特慈善午餐的身價翻了個倍。
當時的趙丹陽在國內已是“私募基金教父”,而在午餐之后,趙丹陽稱自己向巴菲特推薦了物美商業(yè)的股票,巴菲特說他會考慮。不出所料,此話一出不到一周時間,物美商業(yè)的股價飆升,而持有此股票的趙丹陽獲利超1.5億港元,輕松賺回相當于9倍午餐費的錢。
此后,深受巴菲特投資理念影響的趙丹陽,在投資領域繼續(xù)締造新的成功神話,其所持有兩支海外基金,已經分別獲得累計千倍、百倍的回報率。
不過,被趙丹陽“套路”的股神,在這之后就為慈善午餐立了一個規(guī)矩:不談論個股。
即使如此,2015年花費234萬美元拿下這張午餐券的朱曄,在與股神共進午餐之后仍對外宣稱,巴菲特看好他的公司,于是天神娛樂的股價不到半年就漲了90%。
然而,同樣信奉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朱曄,卻在之后迎來了失敗的轉折點。朱曄將股神的一句“你覺得企業(yè)的價值值得買,那就買入”落實為行動,天神娛樂開始連年斥資并購,導致公司在2018年虧損超71億元。
2019年,天神娛樂因涉嫌信披違規(guī),遭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朱曄后來還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看來,并不是每個與股神吃過飯的都能成功。
在天神娛樂被立案調查的同一年,巴菲特午餐再次被一個中國人拍下,90后的孫宇晨,花了456.8888萬美元,在微博上接連宣傳自己“干了件大事”。
孫宇晨是加密貨幣波場幣的創(chuàng)始人,還自稱是馬云門徒,在幣圈里的聲名并不好,加之其經常在微博上活躍,喜歡炒作話題蹭熱點,被許多網友圍觀和群嘲。和前三位相比,孫宇晨更像個異類怪才。
自比特幣出現并被熱炒,巴菲特就一直不看好加密數字貨幣,甚至十分厭惡。孫宇晨在競拍午餐之前,就買入了大量的波場幣,果然,在揭曉中標人之后,他的波場幣大漲。
飯還沒吃,孫宇晨就已經賺回了飯錢,更騷的是,在赴宴之前,孫宇晨發(fā)了20多條與巴菲特午餐相關的微博,為了維持熱度,各種反轉和做戲,比如,聲稱自己要取消吃飯,理由是突發(fā)腎結石。
雖然最后孫宇晨還是依約赴宴,但巴菲特并未改變對加密貨幣的態(tài)度,在2022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還抨擊比特幣“不是有生產力的資產”“很多人參與的賭博游戲”。
天價午餐,吃的到底是什么?
股神的名號對全球的投資者有著深深的吸引力,直到現在,那句“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依舊被許多人視為投資圣經。
一頓午餐吃出上億的天價,每個人都知道這是炒作,但每個人都想知道中標者和巴菲特說了什么。
而全球這么多富豪都想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他們圖的是什么?那些中標者們,吃的又是什么午餐?
黃崢說,巴菲特讓他明白了簡單和常識的力量;趙丹陽回憶,他和巴菲特談論了包括通貨膨脹、美元匯率、投資心得、公司治理等多個話題,并形容那次就餐機會“太值了”;段永平則認為,和巴菲特的接觸本身就是無價的,只要真正學到他骨子里的投資理念。
除了奔著“取經”競拍的,還有的也是為了蹭蹭股神的名氣和熱度,比如孫宇晨,在競拍成功過之后破圈,至今仍活躍在媒體報道中,并繼續(xù)折騰。
而對于巴菲特來說,午餐競拍的初心本就是為了做慈善,除此之外,他也曾表示,慈善午餐讓他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豐富他的閱歷。
總之,巴菲特也得以借助慈善午餐,長久保持自身的知名度,和競標者可以說是各有目的,相互成全。
雖然股神年事已高,慈善午餐也將畫上句號,但他投資的腳步仍未停止,全球投資都在注視他的每一個投資舉動。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