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封神!6000億資本重倉中國,幕后大佬賺翻了!
股市永遠熱衷神話。
一手創(chuàng)辦了高瓴資本,張磊這位左右6000億資金的私募巨頭,憑借超過33%的年化回報率,毫無疑問地成為資本市場的新神。
最近,洗腦的蜜雪冰城,剛上市的奈雪,要上市的亞朵,風口浪尖的格力,漲幅高達25%的特步和匯川,每一個經濟熱點背后,都閃爍著高瓴的影子。
穿透這些熱點,盛名之下,張磊究竟如何成神?
1972年,張磊出生于河南駐馬店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自幼頑劣,小學考初中,差點沒考上。
平時喜歡逃課去書攤看小人書,后來干脆離家出走到少林寺玩了幾天,試圖學一身絕世武功。在火車站拉著同學合伙擺攤,租售雜志,倒賣礦泉水方便面和湖南臘腸。家里的搓衣板都記錄著這些痕跡。
日子在雞飛狗跳中緩緩而過,在高二的時候,張磊突然意識到,要開始努力了。結果這一努力,他就以1990年河南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了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
多年后,張磊出席人民大學畢業(yè)典禮并發(fā)表演講,說:“我覺得,(我的)起點應該從1994年畢業(yè)時開始,因為沒有人大就沒有今天的我,更不會有今天的高瓴?!?/p>
眾所周知,他后來去了耶魯求學。但他畢業(yè)后的第一站,其實是中國五礦。那時候工作需要,他需要大量出差,因此幾乎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深入礦區(qū)、邊區(qū)。許多同事不喜歡出差,他倒樂此不疲。
而正是這份經歷,讓他有機會坐幾天幾夜的火車橫跨東西,見識到南北迥異的風俗,發(fā)現(xiàn)各省市的自然資源、人口樣貌和社會文化。這些圖景都慢慢沉淀在內心,成為張磊未來指點江山的依憑。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兒時在火車站旁長大的張磊,無數(shù)次憧憬過鐵路盡頭的故事。他去人大求學,又在五礦差旅,1998年,他拿到了一筆獎學金,大洋彼岸的耶魯在呼喚他,他知道又是上路的時候了。
人到美國,張磊才知道自己拿到的獎學金,只是一年期入學獎學金。他開始找實習。一個中國人,人生地不熟地去叩華爾街的大門,之前在五礦見識過大半個中國,但對他在美國求職卻沒有半點幫助,大巴轉火車,他抱著希望前往紐約,懷著失望回到紐黑文。
經濟上的窘迫,前途的黯然,張磊出師未捷就陷入低谷。
這時候,他推門走進耶魯投資辦公室,接受大衛(wèi)·史文森的面試。作為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首席投資官,史文森的提問天馬行空,專業(yè)且刁鉆。張磊不記得自己回答過多少個不知道。
張磊心里暗嘆自己可能又搞砸了一次,結果大名鼎鼎的史文森決定錄用他?!拔覜]有遇到過這么誠實的學生,很多問題不知道答案很正常,但大部分人選擇掩蓋?!?/p>
很快,張磊再次讓史文森刮目相看。他被派去木材行業(yè)做行業(yè)研究,幾周后,他交出了1英寸厚的研究報告。1英寸是2.54厘米。這么厚的報告,不是簡單的勤勉,是張磊日后縱橫的秘密。
許多年后,他在自己的書里給了闡發(fā):“價值投資不是數(shù)學或推理,不能紙上談兵,必須像社會學的田野調查一樣,理解真實的生產生活場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樣的產品是消費者所需要的、什么樣的服務真正有意義。”
快進到他的第一筆投資。剛創(chuàng)立的高瓴的張磊,手上拿著恩師投資的2000萬美元躊躇。
今天沒有誰會質疑騰訊的幾萬億市值。但2005年,估值不到20億美元的騰訊,手上只有一個不斷被人唱衰的QQ。
但那時候,普遍的說法是QQ用戶的特征是三低,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張磊起初也這么覺得,周圍朋友都在用著MSN,于是沒打算在騰訊下重注。
一次義烏的出差考察,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每個攤主的名片上,都印著他們的QQ號。連當?shù)卣猩剔k官員的聯(lián)系方式,也是QQ號。這種用戶深度,讓張磊震驚不已。
他開始對這個閃爍的企鵝,新興的互聯(lián)網即時通訊軟件廣泛有了信心。那時候互聯(lián)網業(yè)態(tài)相對簡單,雖然此前已經進行過大量的基礎調研,但誰也不知道即時通訊軟件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但義烏之旅,讓此前的調研有了新的突破。正如QQ有一種突破一切圈層的能力,憑借對中國用戶群體的廣泛覆蓋,成就了社交的無限可能。在國內并非人手一部手機或傳真,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QQ號。
在足夠的調研支持下,張磊握著恩師投來的2000萬美元,在單筆限額內。把最大的一筆投資押注了騰訊。
這是一場成功的賭博。史文森管理的耶魯投資辦公室,日后不斷給高瓴追加投資。而截至2020年,高瓴也已經回報了耶魯27億美元的巨額收益。
藏在長期主義、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這些或哲學或文學的金句背后,張磊已經把自己的財富密碼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高瓴。
成語“高屋建瓴”,意思是從高屋之頂上傾瀉瓶中水,比喻居高臨下。站得高自然看得遠,這便是張磊的雄心和策略。
張磊投京東的故事也衍生出許多個版本,被大家茶余飯后說爛了。不外乎就是劉強東只要了7500萬美元,結果張磊大筆一揮,說“我要么不投,要么投3個億!”最開始有人笑高瓴人傻錢多,后來京東做到上市,大家開始驚呼張磊眼光長遠。
而故事里真正有價值的秘密,還藏在深處沒被挖掘。
為什么張磊一投就是3個億?不是投資大佬張磊生性豪邁,也不是私交甚篤要給劉強東一個驚喜。而是基于深入的調查研究。在見劉強東之前,張磊自己已經精算過這筆賬。
如果劉強東沒意識到自己需要這么多錢,那只能說明他自己還沒看明白這場重資產的商業(yè)路徑。
很多企業(yè)家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眼前的困難,結果到頭來投資和企業(yè)一起打了水漂。張磊不是那種人,也不會把自己的投資押注在不了解的領域。在那日偶遇劉強東的時候,他已經清楚京東至少需要多少錢建倉庫,多少錢建物流中心,多少錢做固定資產投資。
根據(jù)高瓴的研究,京東拿著7500萬美元遠遠不夠,而3億美元也只夠在幾個一線大城市,把這套重資產模式試驗出來。
于是張磊才說“要么你接受我整個錢,要不我就不投了,說明你根本就沒看清楚你自己要做的這個事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你就得需要這么多錢?!?/p>
做投資的,比被投資的還要了解電商的行情和未來。一番說法,把劉強東震懾住了。第二天,張磊就帶著劉強東飛去了美國,參觀考察美國的倉儲式物流,
走遍中國,又在美國的投資大師手下學了幾年。張磊具備著真正的全球眼光,幫助他高屋建瓴地把控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他之所以投資京東,是因為他除了算清楚了京東的賬本,更是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未來。
亞馬遜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電商。貝佐斯這些年也長期問鼎首富,但他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亞馬遜成立時,美國已經有了物流巨頭UPS,于是亞馬遜喪失了一個拓寬賽道和護城河的機會。
但這個機會,在中國還存在著。京東沒有UPS這樣的對手,還有著整合自己供應鏈的機會。
張磊之所以見劉強東之前,就已經把京東的底子摸得清楚明白,就是因為他看準了走輕資產的路,已經被淘寶天貓走通了,也堵住了。當時電商行業(yè)的另一個出路,在于重資產的自建物流和供應鏈。
高瓴想投這樣的企業(yè)很久了。做足了研究,只是一直苦于當時的電商創(chuàng)始人,大都把輕資產三個字掛在嘴邊。劉強東的自建物流是恰逢其會。
這兩筆投資,讓張磊和高瓴打響了聲名。
后來,張磊更是促成了京東和騰訊電商的聯(lián)姻。能讓劉強東和馬化騰握手言和,促成中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發(fā)展史上罕見的握手言歡,張磊也不是光憑借口才了得,是他真的把握住了當時局勢。
他可以開玩笑地說馬化騰賣了一輩子虛擬商品,一定不知道庫存這個概念。又跟劉強東直言騰訊在流量上的先天優(yōu)勢,和京東的短板不足。
合則兩利,斗則兩傷,簡單的道理,也需要這樣一個有全球視野的人,又深入了解行業(yè)的人說出來,兩邊的大佬才會真心信服。
這背后,是張磊自己研究過京東和騰訊,甚至還深入研究了好士多倉儲式商店,賣生鮮的老喬的店,還有德國的廉價連鎖超市奧樂齊和高端超市歷德,土耳其的折扣超市bim。
這些積累,最后都會派上用處。當年在五礦出差,他認識到中國的龐大和復雜。后來他投資的騰訊和京東,分別用虛擬的軟件和實體的物流連接了整個中國的大江南北、千山萬水。認識、研究,是這一切改變的起始,也是他投資的奧秘。
2020年9月,一貫低調的張磊,出版了《價值》一書,講述自己對投資的思想。書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長期主義”,和巴菲特的長坡厚雪、價值投資交相應和,一石激起千層浪。
恰逢全球放水,大盤一路走高,無數(shù)人慨嘆著長期主義的洞見。結果2021年2月末的大跌,又有許多人把書丟進了垃圾桶。
張磊在一次采訪時提到,他將自己視為東西方的產物。他的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為將斯文森的教義與中國佛陀和道教圣人的教義相結合。
守正用奇,語出老子的《道德經》,是張磊常常提到的投資哲學。至于什么是正,什么是奇?這兩個問題看著抬杠,正和奇這么基礎的概念還要追問嗎?
張磊自己覺得需要。
早年他四處面試,在波士頓一家咨詢公司遇到了這樣一個面試問題,某公司需要在某地建立多少所加油站。
他給的答案讓面試官一度懷疑他的智商?!盀槭裁匆佑驼灸?,某個地塊可能建雜貨店更合適,而隨著電動出行方式的改變,可能先前建造的加油站都會打了水漂?!?/p>
后來張磊回憶起這段經歷,他說自己明知道面試官想要的答案不是這樣,但他為了自己內心的圓滿還是順著自己的思考邏輯回答了。
當初大衛(wèi)·斯文森看中他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后來張磊把這點發(fā)展成了第一性原則,不要害怕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可以幫助你問出一些最基礎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最關鍵的。
道家思想脫胎于楚地巫術,有“言盡?!钡恼f法。仿佛高妙的道理不能宣之于口,即便是強行說了,也會失去魔力。
許多人學到了“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結果大虧特虧,就是這個道理。是張磊和巴菲特的投資思想不靈了嗎?為什么別人就能成事呢?
問問題和研究問題。這就是許多人錯過的部分。
看見長期主義,就以為是必須長期持有,結果等到退市也沒等來轉機。看見價值投資,就跟著當下最紅最熱的跟投,結果風口一停,又是遍地雞毛。
張磊和巴菲特很少讓自己陷入這種局面,就是因為他們首先去研究過相應的企業(yè),和整個上下游和大環(huán)境,只投資自己看得懂的領域,最后才做出相應投資決策。長的,是整個思考、決斷流程。
清流資本的王夢秋剛入行時,張磊跟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在100%的事情上,只有2%的事情是你懂的,那你就掙這2%的錢就行了。
據(jù)悉,相較其他投資機構,張磊創(chuàng)辦的高瓴資本更像是一家咨詢公司。在規(guī)模200人時,只有40人負責投資,其他的人都在負責企業(yè)調研和制定解決方案。
比如,張磊投資藍月亮時,干脆把京東拉來合作,一方面通過京東的后臺數(shù)據(jù)進行消費者大數(shù)據(jù)分析,幫助藍月亮改進產品,一方面幫助藍月亮解決了線上銷售和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又比如后來高瓴親自下場,私有化收購百麗,幾經運作,又拆分出一個市值更勝百麗的滔博。這一切讓業(yè)界驚呼連連的精彩操作,都建立在張磊對百麗本身狀況的深入研究中。
比如幾千萬的會員基礎,兩萬家線下門店,百麗的經銷商體系。張磊多次親自去百麗的線下門店考察,嘗試入店消費的完整流程。一次入店,服務員很雀躍地介紹張磊嘗試店內新引入的高科技產品,一個足部掃描儀。
結果體驗下來,張磊以一個顧客的身份,給出了非常多點質疑。微信掃碼要十幾秒,坐下脫襪子又要幾十秒,整個過程容易讓消費者失去耐心。最后看似高大上的掃描結果,也只是給了一些最基礎的數(shù)值描述,對消費者根本起不到什么參考作用。
他甚至還迅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儀器得出結果后,可以直接推薦顧客去哪個相應的柜臺參考,今后選購的時候,有什么特定的注意事項。
這些最細節(jié)的部分,不自己親自去體驗,是無法從數(shù)據(jù)報告中得到答案的。很可能看到的僅僅是幾千家門店引入某某儀器,高科技的噱頭從此再無下文。
去美國舊金山出差,身價億萬的張磊還是通過旅行房屋租賃平臺Airbnb,和隨行人員一同擠入Mission District的一套三居室住宅,通過Google Express購買食物。這是他的調研之旅。
如今十篇投資建議的雄文,可能有九篇在引用張磊。每次財經的大新聞,都閃爍著高瓴資本的身影。即使已經貴為亞洲最頂級的投資人,還在用親身體驗的方式,了解他所投資的這些業(yè)務。
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性,會讓經驗永遠只是經驗,而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對具體行業(yè)、企業(yè)的推測,必須建立在一次次切實的調研之上,進而打破信息不對稱,認識到真實世界的樣貌,取得自己的信息優(yōu)勢。
這是實踐層面的事情,而不是讀一本書,或者讀一篇講張磊投資秘訣就能獲悉的。
張磊愛好滑雪和沖浪,他說沖浪時,你除了去感受下一波浪潮外,沒有辦法去思考其他事情。
而運動過后,人可以更好地認知到自己身體的能為、極限。
對世界的感知,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而實踐,是讓一切改變發(fā)生的起點。
騰訊、京東、百麗、格力、藍月亮、美團點評、滴滴出行、蔚來汽車、Bilibili、愛奇藝、Uber、Airbnb、百麗國際、名創(chuàng)優(yōu)品、百濟神州和藥明康德,高瓴的投資名單已經超過八百家,投資橫跨一二級市場。
洗腦的蜜雪冰城,剛上市的奈雪,要上市的亞朵,風口浪尖的格力,漲幅高達25%的特步和匯川,每一個經濟熱點背后,都閃爍著高瓴的影子。
自2005年張磊在北京創(chuàng)立高瓴資本,從2000萬美元起步,目前管理規(guī)模已經突破1000億美元,16年間規(guī)模增長了5000倍。
前7年,高瓴資本的投資回報率達到了52%的年化回報率。后隨著管理規(guī)模不斷擴大,回報率有所下降,2020年仍超33%。
有很多人問張磊,為什么專注長期投資,重倉中國?
他給出了一段很長的答案:
“因為在中國,你可以看到卡耐基、摩根、拉里佩奇、洛克菲勒同時登上歷史舞臺。作為投資人,這是一個太豐富的時代了。豐富的清明上河圖,整個在中國這個國家展現(xiàn)出來。這樣的機會在全世界的歷史上都很少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互聯(lián)網化、科技化、AI人工智能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全推出來,而且在全方位地展示。這個沃土上,只要你在一件事情上專注、創(chuàng)新、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一定能耕耘出一片土地。”
從駐馬店的火車站,到全國的礦區(qū)邊區(qū),再到美國的耶魯、華爾街,最后回到新時代的中國。張磊一直在觀察,在研究。當年他沒有在少林寺習得絕世武功,如今已然執(zhí)掌這片江湖的風云變幻。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