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暴漲!大宗商品的超級牛市來了!
作者 | 周松濤
來源 | 首席財經(jīng)觀察(ID:meirijingji001)
凡事都有兩面性,但市場只有一面,既不是多頭的一面也不是空頭的那一面,而是正確的一面。
大宗商品的暴漲,將資本市場的瘋狂情緒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大宗商品集體狂飆
2021年,萬物暴漲。
除了比特幣,最瘋狂的要屬大宗商品了。
2月份,銅價在經(jīng)歷短暫盤整后,便開啟新一輪暴漲,截止周末收盤,倫銅報8941美元/噸,月漲幅超14%,創(chuàng)下10年新高。
今天,倫銅盤中繼續(xù)大漲,一度漲至9269.50美元,距離2011年10190美元的歷史新高僅僅一步之遙。
除了瘋狂的“銅博士”,鐵礦石也不逞多讓,今天盤中最高價到了1180元,突破歷史新高。
LME錫觸及27000美元/噸,至2011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去年4月份一度跌至負價的國際油價,已經(jīng)漲至60美元上方。
金屬,油價的瘋狂上漲,也帶動了國內(nèi)能源,化工等期貨品種大幅走強。
國內(nèi)期貨市場早盤收盤,商品期貨大面積上漲,有色金屬、能化品延續(xù)強勢,滬銅、國際銅漲停,滬錫漲逾8%,純堿漲停,乙二醇、苯乙烯、PVC、滬鎳等多品種走強。
A股市場上,有色金屬板塊大漲超過5%,板塊已經(jīng)連續(xù)六個交易日大幅上漲。
多只有色金屬股票集體漲停。
紫金礦業(yè)更是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金屬,鐵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暴動,還帶動鋼鐵,貴金屬,能源化工等股票集體大漲。
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那就是“煤飛色舞”,十分囂張。
仿佛又回到了2007年那次大宗商品的瘋狂牛市。
二、大宗商品為何會突然大爆發(fā)?
如果說2007年大宗商品牛市是因為經(jīng)濟過熱,2020年到2021年此次大宗商品的爆發(fā)似乎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資本市場中,存在即合理,資產(chǎn),商品,暴漲暴跌,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大宗商品暴漲亦是如此。
1、疫情好轉(zhuǎn),經(jīng)濟復蘇預期強烈
疫情的陰霾并未散去,但情況較最糟糕時期已經(jīng)有了很大好轉(zhuǎn)。
無論是疫情的重災區(qū)美國,還是歐洲,印度,巴西,疫情都有大幅緩解跡象。
截至2月14日,一周內(nèi)全球新增確診病例為10月以來最少,死亡病例數(shù)也開始下降。
疫苗接種比例不斷擴大,北半球的氣溫回升,部分國家接近群體免疫,都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進一步傳播。
未來疫情仍可能階段性,局部反復沖擊,但力度會大幅下降。
疫情好轉(zhuǎn),生產(chǎn)和制造會加速推進,經(jīng)濟復蘇預期強烈,會大大增加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暴漲并不意外。
2、中國經(jīng)濟復蘇強勁,需求增大
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一度處于停滯狀態(tài),隨著疫情逐步好轉(zhuǎn),二季度開始逐步恢復,全年實現(xiàn)了奇跡般的正增長。
2021年春節(jié),經(jīng)受住了人員流動的嚴峻考驗,連續(xù)多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
2021年,一季度,中國經(jīng)濟同比將會出現(xiàn)巨大增幅。
無論是企業(yè)生產(chǎn)還是基建,一季度都會快馬加鞭。
中國經(jīng)濟2021年強勁復蘇預期會大大刺激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上漲預期。
3、史無前例的寬松預期
2020年,除了中國,主要經(jīng)濟體的GDP基本上都是負增長,負增長的幅度還不小。
為了刺激經(jīng)濟,全球央行瘋狂印鈔,特別是美國。
美聯(lián)儲從2020年3月20日到2020年年底不到9個月的時間,喪心病狂地印刷了20萬億美元,這是全球美元的五分之一。
拜登上臺之后,完全沒有停歇的意思,又印了1.9萬億美元。
美國印鈔,各國不能坐等被美國薅羊毛,全球央行都開始了印鈔競賽。
印刷的美元一部分進了實體經(jīng)濟,還有一部分進了股市以及比特幣等市場,當然,商品市場上也受惠于史無前例的貨幣寬松,開始瘋狂上漲周期。
三、超級周期還是曇花一現(xiàn)?
那么問題來了,大宗商品此次暴漲行情是曇花一現(xiàn),沖高回落,還是進入長時間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
多空觀點分歧巨大!
多方觀點態(tài)度明確,疫情好轉(zhuǎn),經(jīng)濟強勁復蘇,印鈔加碼,大宗商品沒有理由不漲。
接著奏樂,接著舞!
早在2020年10月,高盛就發(fā)表了一篇報告表示,2021年大宗商品將迎來結構性牛市。
招商證券也曾在12月中旬預言:市場將迎來一個長達9年的大宗商品牛市。
摩根大通更為樂觀,日前宣稱大宗商品特別是原油已經(jīng)步入了一個將持續(xù)數(shù)年的超級周期。
美銀美林、花旗等機構紛紛看多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
以最重要的大宗商品銅博士為例。
高盛表示,銅基本面前景“極其樂觀”,因預計出現(xiàn)巨大供應缺口,將12個月銅目標價上調(diào)至10500美元/噸。此前,花旗將未來12個月的銅價預期提升至約1萬美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高盛等海外投行,中信證券對銅價未來走勢更為樂觀,在今日發(fā)布的研報中,中信證券看高銅價至1.2萬美元/噸。
中信證券指出,低庫存下的短缺和高流動性下的通脹成為驅(qū)動銅價上行的動力,預計未來一年銅價有望突破12000美元/噸,且此輪銅價的上漲存在著突破歷史新高和高位持續(xù)性強的特點。
銅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yè)、國防工業(yè)等領域。銅需求通常被視為直接反映了廣泛的經(jīng)濟活動,一旦實體經(jīng)濟有起伏,銅價都容易受到影響,因此銅有時被投資者稱為“銅博士”,因為它被視為能夠比擁有博士學位的學術人士更準確地預測經(jīng)濟走勢。
銅價被廣泛看多,其它大宗商品也會受此影響迎來上漲周期,并且是一個超級周期。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此次大宗商品的上漲毫無邏輯,沒有任何支撐基礎,完全是虛假繁榮,很快就會沖高回落。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警告稱,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已經(jīng)“完全脫離現(xiàn)實”。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解釋稱,典型的例子就是油價近期對利空“無動于衷”。油價上漲促使OPEC+考慮從4月起逐漸增加石油供應,沙特阿拉伯自愿削減產(chǎn)量的決定也可能不會延長到3月后,但“似乎沒有什么能夠阻止石油價格飆升”。
德國商業(yè)銀行同時也認為,銅、鎳、鋁的價格也明顯脫離了現(xiàn)實。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Daniel Briesemann認為,金屬價格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機驅(qū)動的,漲勢開始顯得有些過頭了,從技術角度來看,銅和鋁目前已被超買。
完全是資金和市場情緒推動,沒有任何上漲的理由。
也有機構分析認為,大宗商品牛市的基礎一個都不存在。
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不旺盛,疫情從嚴重到好轉(zhuǎn),反而還促使大宗商品暴漲,毫無邏輯,簡直是無稽之談。
疫情并為被完全攻克,還有反復長時間存在的可能,全球經(jīng)濟復蘇依然遙不可及,一起都是預期,都是想象,沒有半點真憑實據(jù)。
即使經(jīng)濟緩慢復蘇,印鈔放水就會停止,貨幣緊縮遲早會到來,大宗商品就失去了上漲的資金基礎。
看空者認為,大宗商品的上漲完全是無厘頭,不可持續(xù),嚴重超買,很快就會回歸現(xiàn)實,沖高回落。
這給投資者出了一個難題,到底是獲利離場,還是空中加油,繼續(xù)看多?
資本市場從沒有預言家,只有趨勢,跟隨大趨勢,不要逆勢而為,才能生存。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