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冷鏈短板 引發(fā)物流玩家新一輪爭奪戰(zhàn)
物流行業(yè)曾經鮮少被提及的冷門版塊,如今卻越來越火熱,這便是冷鏈。
“冷鏈”這個詞看似離我們比較遙遠,實則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水產品、生鮮農產品、各種奶制品等商品的運輸過程均極度依賴冷鏈,而且這是目前國內物流行業(yè)一大短板。
在商務部今日(1月29日)召開的2020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新聞發(fā)布會,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在會上表示,要健全農產品流通網(wǎng)絡,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短板,進一步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那么,這個冷鏈短板到底是什么情況?此前有數(shù)據(jù)顯示,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國家80%到90%的農產品冷鏈運輸率相比,我國只有10%到20%。也就是說,至少有60%,差距并不小。冷鏈短板,由此可見一斑。
提高冷鏈運輸率,可以有效降低果蔬等產品的損耗,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冷鏈的利好不言而喻,所以自然也就得到了重視。
2020年3月,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開展首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構建國家層面的骨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wǎng)絡為目標,重點向高附加值生鮮農產品(包括果蔬、畜禽、奶制品、水產品、花卉等)優(yōu)勢產區(qū)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在國家號召下,各地和各大快遞物流企業(yè)紛紛行動起來。其中,廣東計劃在3年內投資170億元,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wǎng),目標到2022年,骨干網(wǎng)運營管理的冷庫容量達到160萬噸左右,新增冷藏車2000輛以上、移動預冷裝置1000臺以上。
各大快遞物流巨頭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忙的不亦樂乎,好戲密集上演。近日,隨著一輛滿載牛羊肉的韻達冷藏車,從韻達青海西寧公司出發(fā),經過30個小時的長途行駛,順利抵達韻達上海分撥中心,韻達青海牛羊肉冷鏈專線正式開通。
在2021全國網(wǎng)上年貨節(jié)期間,蘇寧物流推出“蘇鮮達”冷鏈物流服務,為生鮮客戶提供從倉儲到末端配送的全鏈路解決方案。依托蘇寧物流遍布全國的同城網(wǎng)絡,“蘇鮮達”可將商品24-48小時內送達消費者。
除了韻達和蘇寧物流開通冷鏈線路,中通快遞在近日申請了“中通冷鏈”商標,順豐則在近日公開了“物流專用冷鏈背包”專利。可見,快遞物流主流玩家們紛紛卯足了勁兒,想要在冷鏈領域大干一場,冷鏈不再“冷”。
近日,有一條消息或許極大刺激了這些物流巨頭。在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第一批新冠疫苗道路運輸重點聯(lián)系企業(yè)名單中,出現(xiàn)了順豐和京東物流的身影,分別是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和順豐醫(yī)藥供應鏈有限公司,然而,名單上28家企業(yè)當中,并沒有“通達系”等其他玩家的影子。
如此一來,除順豐和京東物流外的其他頭部玩家們,就會憋一口氣,將二者當做趕超的標靶,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當然,“通達系”等其他玩家意圖在冷鏈領域實現(xiàn)逆襲也絕非易事。京東物流和順豐能夠出現(xiàn)在交通運輸部的名單中,絕對是因為“實力”二字。
早在2014年11月,順豐就成立了冷運事業(yè)部,2017年8月又宣布募集80億元資金,其中有7.18億元用于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的采購,到2019年,順豐冷運已成為中國冷鏈物流百強榜首。
京東物流不遑多讓,在2014年幾乎同時與順豐進軍冷鏈物流領域,然后在2018年正式推出京東冷鏈品牌。至2019年,京東物流位列冷鏈物流企業(yè)百強榜第二名,僅次于順豐冷運。
在不久前的2020第十四屆中國冷鏈產業(yè)年會上,京東物流與順豐雙雙獲獎,得到了行業(yè)認可,風光無限,同時也意味著行業(yè)內其他冷鏈玩家難以追趕,他們首先要做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積蓄力量。
當然,成就面前,京東物流和順豐將會繼續(xù)前進,由于各大快遞物流巨頭們紛紛將觸角延伸到冷鏈物流賽道,競爭也會日趨激烈。
巨頭們持續(xù)加碼冷鏈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為補齊國內冷鏈短板添磚加瓦,消費者喜聞樂見。
2、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info@dsb.cn
